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戚继光抗倭的著名战役——台州大捷,再听听和戚继光有关的民间传说。
明嘉靖四十年,也就是1561年,戚家军连续在宁海、新河、花街、上峰岭、楚门、隘顽湾、藤岭、长沙和洋岐等水陆九次大战,均获大捷,史称台州大捷。
台州大捷中一场著名的战役是新河大捷。当时,新河的主力部队跟着戚继光到宁海作战,新河城里兵力空虚,面对一股进犯新河的倭寇势力,戚继光夫人急中生智,巧妙地唱了一曲空城计。
临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明史专家卢如平:“组织新河城里的老百姓和妇女穿着军服在城墙上巡逻,倭寇过来之后发现新河城墙上有几千个士兵在巡逻,戚继光接到消息后,通知海门卫的部队以及太平县和黄岩县的乡勇去救援。”
在这场战役中,戚家军内外结攻,将攻打新河城的500个倭寇全部消灭,而戚家军只牺牲了3个人。
在台州抗倭期间,戚继光还组织兵力修复和新建了台州府城的部分城墙,调任北方后,他将这些经验移植到北方长城的修建中,奠定了中国万里长城现在的基本样貌。
临海市委宣传部长明史专家卢如平:“首先是建空心敌台,他花了九年时间在山海关到居庸关防区之间总共建了1448座空心敌台,建空心敌台的同时,原来的长城很多是用泥土和垒石的,年年建年年塌方,将台州城砖包城的模式移植过去,将他的防区的长城全部用砖石包起来。”
如今,戚继光在台州抗倭的历史已经过去400多年,而老百姓对戚继光的爱戴之情没有消退。在临海古城、白水洋镇、桃渚镇和椒江海门老街,都有当地老百姓修建的戚公祠。
临海市民:“后代我们都要教他,这么大的小孩我们也要教他,这是戚继光打倭寇,为了老百姓,不能忘记的,这要世世代代传下去的。”
在台州民间也有很多传说与戚继光有关,其中最著名的是戚继光斩子,说的是戚继光长子戚印年轻气盛,在和倭寇交战过程中未按军令行事,致使部分倭寇逃脱。戚继光听闻后大发雷霆,下狠心将戚印推出去斩首。这故事十分精彩,也多次在戏剧中有所呈现,但据专家考证,这个故事是虚构的。
临海市委宣传部长明史专家卢如平:“他在台州抗倭的时候是28岁到34岁之间,想想28岁到34岁之间的儿子能上战场吗,根据史料记载,戚继光的第一个儿子是调到福建以后出生的,所以说这个故事是老百姓为了深化戚继光治军严谨虚构的故事。”
同样的,台州人正月十四过元宵吃糟羹起源于抗倭时老百姓犒劳军队的说法也是不准确的。专家考证,正月十四吃糟羹的习俗在唐代时就已经形成。虽然这些民间传说并不一定符合史实,但能够长远地流传下来,足以说明戚继光在台州百姓心中的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