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遇见文物,遇见历史——对黄岩赵伯澐墓投龙玉璧和水晶环佩的深度解读

2017-09-28  09:38:43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讲述张良 记录单露娟

讲座现场,张良解读了很多和赵伯澐有关的历史故事。图为张良讲赵伯澐在黄岩城造五洞桥的故事。

赵伯澐墓出土的水晶环佩。

赵伯澐墓出土的投龙玉璧。除了玉璧,玉管、系在玉璧和玉管上的丝线均为出土原件。

2016年5月3日,黄岩南宋赵伯澐墓的考古发现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墓中发掘出的大量文物,时隔八百年仍然保存完好,震惊中外。黄岩区政协党组成员、黄岩历史学会顾问张良先生(时任黄岩区文广新局局长)全程参与该古墓考察研究。9月10日晚,千禧读书会特别邀请他到现场来和书友分享黄岩赵伯澐墓出土文物的考古解读。

去年5月3号,黄岩屿头乡前焦村出土了距今八百多年的赵匡胤七世孙赵伯澐之墓。墓里发掘出了大量保存完好的文物——都为墓主人穿戴之物,以丝绸为主要特点,涵盖了衣裤鞋袜帽等服饰,还有投龙玉璧、水晶环佩、沉香香盒等高档随葬品。从这些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八百多年前黄岩当地人的生活状态。

在黄岩赵伯澐墓出土之前,也曾在浙江、福建、江苏等地发现过一些南宋墓葬,但是这些墓葬中都没有留下一件完整的男性服装,赵伯澐墓的出土填补了中国服饰文化史上的一页空白。本次清理出的丝织品一共有76件,涵盖了衣服、鞋子、裤子、帽子等,丝绸种类有绢、罗、纱、绫、绸缎等,其服装形式之丰富,丝织品种类之齐全,纹样题材之多样,纺织工艺之精湛,为世所罕见。因此,我称之为“宋服之冠”。

出土文物中有一件“交领莲花纹亮地纱袍”,曾在杭州G20峰会上亮相,受到各国领导人赞赏。这件包含了我们东方古老文明以及神话般传说的丝绸华服,给世人留下了惊艳的瞬间。

在所有出土文物中,最珍贵最有价值的应该是投龙玉璧。这是一件赵伯澐的个人收藏品。

投龙玉璧是古代帝王的祭祀品。赵伯澐这件藏宝为中国古代祭天的历史提供了史证。

在古代,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两件大事:一个是打仗,另一个就是祭祀。古人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打仗是用军事实力来赢得自己的地位,而祭祀则是用软实力来奠定自己的道德高地。所以在中国历史上,皇帝把祭祀看得非常重要。这个投龙玉璧就是帝王在祭祀时用到的物品。

玉璧上书:“大唐皇帝 昪 谨于东都内庭 修金箓道场 设醮谢土上仰玄泽修斋事毕 谨以金龙玉璧 投诣西山洞府 升元四年十月 日告闻。”不需要我们去断代去考证,这个玉璧上刻的49个文字,交代了一切。从新闻学的角度看,在这49个字里,新闻五要素齐全,可以说这是来自一千多年前的一条新闻报道。它报道的是南唐开国君主李昪(889-943)在某一天的祭祀活动。

大家对李昪可能不太熟悉,但对他的孙子南唐后主李煜一定都有所了解。李昪是南唐的开国皇帝,是李煜的爷爷。南唐是个小朝廷,李昪为什么自称是大唐皇帝?其实,南唐一开始的时候国力还是很强盛的,所以李昪的口气比较大,只是他的子孙文才越来越好,治国才能一代不如一代,才导致国力慢慢衰弱,最终被北宋吞并。南唐定都江宁府(南京),模仿唐朝两都格局,称江宁府东面的江都府(扬州)为东都,所以玉璧上的“东都”不是唐朝东都洛阳,而是扬州。

玉璧是古代道教斋醮仪式上的一种必备器物。这里讲到的玉璧和金龙,向我们展开了当时皇帝祭祀的方式。所谓玉璧,相当于向神灵传递信息的文书,金龙相当于邮递员,这个文书需要用金龙背负着送上天,以达天听。但凡在投龙祭天的地方都会有玉璧、金龙发现,这两个东西不会分离。

在古代祭祀时,皇帝不光要祭天,还要祭地、祭水——天地水被称为“三元”。因此,祭祀往往分为三个文书,叫三简——山简、土简、水简,以此来禀告三官九府。这个“三简”,一通投到灵天洞府,就是山上;一通埋在土里;还有一通投到谭洞水府。“三官九府”是道家用语,“三官”指的是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也叫“三元”;每个大帝又配有一个三个府邸,就有了“九府”。三官担当的使命不一样,天官是赐福的,地官是赦罪的,水官是解厄的。在我们台州,大家如果留心的话可以发现,大部分道观都供有三官,千百年来受到百姓顶礼膜拜。

吴越国钱氏诸王比较热衷于斋醮投龙,在杭州西湖里曾发现大量金龙和银简。目前出土的用银简、金简写成的文书比较多,前几年在仙居也有发现,但是玉璧比较少,所以我们黄岩出土的这个投龙玉璧可见有多么宝贵。

投龙玉璧为我们研究南塘文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史料和实物佐证。通过小小的玉璧我们可以看透厚重的历史内涵。

仔细观察玉璧,上面的文字排列不是很整齐,笔划也深浅不一。南唐是个艺术王朝,但刻玉水平只能到此。在工业时代之前,在质地坚硬的玉石上刻字很难,采用的都是传统手工艺。刻这49个字其实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

和玉璧配在一起出土的是“玉管”。可见赵伯澐生前非常喜欢这块玉璧,专门为之配了玉管。这个玉管估计在服饰打扮里起到让玉璧和玉管产生碰撞这样一种作用。

古代的人生活还是非常雅致的,玉璧垂下来不光光起到装饰作用,还可以压制袍裙,让它不至于被风吹起来,闲庭信步时,玉璧和玉管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又让人听着很惬意。

出土的文物中还有一块水晶环佩,也比较珍贵。这件水晶环佩纯净剔透,纤巧柔润,即使在昏暗的环境下也能吸收光华,富于光彩。难以想象,在八百年前,在没有高端的设备的情况下能够研磨出如此光滑的环佩。

南宋手工艺非常强大,这是特定的历史条件所产生的。随着北方人口的大批南下,先进的生产技术也随之传入南方,南北手工艺相互融合碰撞迎来了新的局面。这个环佩出土在我们台州,应该也有我们当地文化涵养的支撑,从中可以窥探到当时南宋的审美取向。

南宋人的审美观是“不事雕琢”,喜欢的物品尽量天然。除了香车宝马,他们最喜欢的就是佩戴玉佩了,而水晶就属于玉石中的佼佼者。那个时候的男人戴个玉佩就和现在的男人喜欢系根爱马仕皮带一样,成为装饰中最能体现价值和品味的地方。

通过赵伯澐的墓葬品,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一些风雅的状态。

本次出土的珍贵文物还有很多,比如有多件丝织品衣物,填补了国内对宋服研究的空白。这次限于时间关系,只能简单解读到此。

责任编辑:余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