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黄岩南城街道山前村文化礼堂:思名尚贤走出一条金光大道

2017-12-18  09:39:42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晚报   作者:陈剑 文/图

文化礼堂内的笑脸墙。

名片

山前村位于黄岩南城街道南面鼓屿新街,全村现有人口1545人。村文化礼堂采用的是将人文历史和生态环境相融合的理念,以村办公大楼和近2000平方米的休闲娱乐文化广场为基础,相继建起了文化长廊、文昌阁讲堂、土屿记忆馆、张友仁展陈馆、文化大广场、家训墙等,让村文化礼堂呈现出了历史和现代化新农村相融合的新面貌。

12月13日上午,记者走访美丽富饶的山前村,时时感受到这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是个和美之村。

该村人口以张姓人为主,出了诸多乡贤,其中有北大教授张友仁等。而在当下,通过文化礼堂这个载体,该村追随名人的足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使村里涌现出了大批的村文化大使,同时也让村民走上了康庄大道。

学习乡贤好榜样

“我们的文化礼堂由多个部分组成……”村党支部副书记陈立伟打开话匣子。

走进礼堂,一进门便见到墙壁上篆刻的一幅《土屿张氏家规》。

《黄岩土屿张氏宗谱·第一卷》写道:孝顺父母,尊敬长上,乃百行之首、万善之原……邻里亲戚重之……切不可因己无成而不教子……”

在礼堂励志廊,记者发现此村出过7名乡贤名士、8名代表委员、1名革命烈士和2名军人,而离文化礼堂相隔不到500米的南城中心小学——文昌阁书院前身所在地,一百多年来,还是培养文化名人的摇篮,其中有北京大学教授张友仁、张连,原国家航空工业部党组书记张文韶,曾任洛阳拖拉机厂总工程师的张文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文耀等。

礼堂内专辟一间纪念室,是用来纪念张友仁这位乡贤的。今年6月,张友仁先生去世,纪念室保存了他生前著作、书法作品、照片等,为村民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一到周末,文昌阁讲堂里是最热闹的,学生都愿意到这里看书、做作业。从早上8点半开馆,很多孩子就到文化礼堂泡着,直到家长喊吃饭。”原村文化礼堂理事会会长张文凯说。

唱支村歌给你听

村西侧的岙兜里湖波光潋滟,湖四周靠近村委会一面,是古色古香的文化长廊,上面刻着“忠、孝、礼、义”四字诀;其他三面,则是白墙灰瓦的别墅式村居……

文化广场有一座一对三口之家在热舞的雕塑,名为《幸福》。广场左侧是仿古式村文化长廊,共分村史廊、风物廊、励志廊、民俗廊、风采廊和文化廊,分别记录山前村的村史、乡风民俗、景点风光、乡贤名士、村歌民谣等,是整个村史的变迁见证。

“神圣的土屿府,我们在山前住,祖辈的岁月呼唤,喜看今天的变迁。啊,山前啊山前,我们的家园,这里是贤杰辈出,江河之水后浪推。”这首《山前之歌》,由村民张普法作词作曲,他今年71岁,原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先后在黄岩江口中学和黄岩第二中学教书。因为会“吹弹拉唱”,他退休后乐于“反哺”家乡,因此还发现不少村里“草根明星”。

除了文昌阁讲堂,讲堂内的农民书画屋、农民书屋、农民电子阅读室、土屿记忆室、笑脸墙等场所,也让村民常常跑来分享“文化大餐”,令他们流连忘返。

“笑脸墙”共有28幅本村村民幸福的笑脸照。“据我了解,这样的笑脸墙是全省少有的。”陈立伟脸上露出自豪感。

谁不说我家乡好

山前村曾是逢雨必涝、垃圾成堆的“水窟塘”,后由两村合并。目前,山前村已顺利通过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验收,住房相对较困难的家庭率先住进了别墅式民居。据介绍,随着村集体经济的好转,村民的年终分红从近年的1千元将逐渐增升至三四千元。

“村文化礼堂未建成前,不少村民因没地方玩,有时就在家里打打麻将,上小店喝喝酒,南城执勤民警每月有三四次‘光顾’本村,自从礼堂建成后,现在接警率降为三四个月打来一次。此外,有了礼堂后,村民们跳舞的跳舞,打球的打球,各有好去处。更可喜的是因为我们村有塑料、服装等产业,闲时还有一批村民上礼堂交流生意经……眼下,文化礼堂是村民爱跑的一个好去处。”村支书张胜荣说。

“如今,山前村微创园正在筹建中,用地面积近70亩。”陈立荣还补充道,该礼堂被列为省级先进礼堂,目前正在申报全国级先进文化礼堂。

责任编辑:泮非非
相关阅读